首页 > > 2305

丁香藿香與佩蘭 端午養生莫忘香草

2015-06-0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農歷五月俗稱毒月,而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古人認為是一年中暑熱最盛的一日(午在12地支中火性),暑熱盛則各種熱病、瘟疫容易趁虛而入。端午節古人要制作香囊隨身佩戴,喝雄黃酒、插艾草、洗藥浴,用以防病驅邪,這其中蘊含著不少智慧的生活經驗。

  「香者,天地之正氣也」,香的特點是化濕、行散、醒腦開竅、避穢氣,很多有香氣的藥因其行氣、活血、通絡,可定痛止痛,而痛癥多是氣血經絡不通導致的。古人制作香囊最常用到丁香、藿香、佩蘭三味芳香藥。農歷五月的養生中,莫忘記古人推崇的各類香草。

  丁香味辛、性溫。辛溫藥具有行散、散寒濕的功效,丁香行氣、化濕、通竅的效果尤其好,而且丁香藥性相對霸道,外用效果較好,現代人常將丁香提煉成精油,常用的萬金油、清涼油、活絡油、保心安油中都含有丁香成分。具體說來,丁香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的作用,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

  藏醫里,丁香入心經、小腸經。常用於驅蚊、避邪、醒神、清腦、開竅。丁香的一個奇妙用途是治療腋臭,中醫認為腋臭主要與心包經、肝經有關。丁香入心經,心之液在汗,丁香能扶心陽之正氣,祛除心經陰寒濁濕之氣。一般用丁香配青木香、藿香、降香等制成粉外用。

  香是古代重要的香料和草藥。多用在佛事活動前的洗浴。古人在拜師前也用藿香煎水洗浴以示尊重。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載了很多有香氣可以制作藥浴的草藥,蒼朮、石菖蒲、澤蘭等。古人認為長期用含有香氣的花草沐浴,香氣會滲透到體內,發出淡淡的清香。按中醫理論分析,肺主皮毛,有芳香化濕功能的花草去穢氣、扶正氣,當然也有益於頭發生長,有美容養顏功效。

  藿香花為紫色,紫色、紅色屬心(火),所以它入心經、脾胃,化濕、理中焦的功效非常好。藿香性微溫,味辛,是經常用到的草藥,也是最適合小滿到端午期間用的藥。藿香制成的香囊,有驅蚊、扶陽功效。藿香還可直接飲用,將茶葉、藿香、佩蘭各5克沸水泡10-20分鐘,代茶飲之。特別適合於脾胃濕氣、濁氣重的人。

  另一種香草佩蘭,是菊科植物,又名雞骨香、水香,全株可入藥。《本草綱目》對它贊譽有加:「蘭草、澤蘭,氣香而溫,味辛而散,陰中之陽,足太陰、厥陰經藥也。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氣舒,則三焦通利而正氣和;肝鬱散,則營衛流行而病邪解。蘭草走氣道,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殺蠱辟惡,而為消渴良藥。」文中提到的蘭草,就是佩蘭,醫書中提到的「蘭」,其實很多也是佩蘭。

  《本草綱目》中說到的「利水道」,就是有通過化濕、祛濕消水腫的功效;至於「殺蠱毒」,指的是濕濁之氣,腳氣、疥瘡、癬癥等疾患,也指陰道炎、帶下等婦科疾病。

  遇到這種情況,佩蘭、藿香就能發揮作用了。將它們與佩蘭、菖蒲、蒼朮、艾葉等煮水,芳香化濕功效卓著。

  佩蘭外用較多。若有中焦虛寒、脾陽虛易流口水者,可將藿香、丁香、益智仁、佩蘭、白豆蔻打成細粉后敷肚臍治療;脾虛型人,無精打采,多由中焦濕濁引起,也非常適用於化中焦濕濁的藥,佩蘭、藿香,加上茯苓、薏仁、赤芍、蒲公英,效果很好。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