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2

「得意忘形」話關良 不向世俗低頭

2015-06-0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行「高妙傳神——關良繪畫藝術展」之后,「食洋而化風神獨韻——關良先生115周年誕辰特展」將於5月15日至8月8日在龍美術館開,200餘件展品力求全面展現關良繪畫成就。

  關良(1900-1986),號良公,廣東番禺人。1917年留學日本,先后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美術學校學習,在日本期間潛心研究學習歐洲現當代藝術家莫奈、馬奈、凡高、馬蒂斯、畢卡索的作品,回國后,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上海藝術大學、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建國后,先后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文史館館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浙江美術學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藝術研究室主任兼顧問及上海文聯委員會等職。

  關良與早期第一批留學國外的藝術家一樣,以西畫入手,將高更、凡高、馬蒂斯的藝術中誇張的造型、平涂的大面積對比色、簡練的線條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在早期的作品中留下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回國后,上世紀20年代在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劉海粟、潘天壽的影響下開始學習中國畫,并上溯八大山人,最終形成了以中國藝術精神為旨歸,融合中西技藝的獨特的風格特色,開啟一個繪畫表現的新時代。正如程十發所言:關良先生是中國近現代畫壇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師,也是他最早將西方現代派的繪畫理念引入中國的水墨之中,創造了別具一格的戲劇人物畫。

  此次展覽徵借到作品200多件,是目前最全面的展現關良繪畫成就的一次展覽,畫種齊全,涵括油畫、水彩、國畫、瓷板畫等,題材包括常見的古典戲曲,更有現代京劇《沙家浜》、《林海雪原》等,展覽以時間、題材縱橫交錯呈現,以時間為順序展示關良先生的筆墨探索、風格形成的過程;以題材為縱向表現關良作為一個偉大藝術家對題材的反覆創作表現,展現藝術家將個人融入時代,將性人情寄以畫面抒懷寫意,再現藝術家從文本到戲曲再到繪畫的表現程式,為研究關良的藝術打開一個新的窗口。

  以「戲」入畫在中國畫史上自古有之,但是專以此為題材創作的畫家卻寥寥。關良不同,他愛戲,而且癡迷於此。關良不但會在授課、創作之餘跑去看戲,甚至他還到科班出身的行家那里去學戲,與當時的許多戲曲名家都結為摯友。比如當年有「活武松」之稱的京劇表演名家蓋叫天便是關良家中的常客,他不但向關良介紹了許多戲曲表演中的經驗和體會,還常常拉出架勢,示範身段、動作,供關良細細體會、攝取戲曲表演中最美的瞬間。可以說關良是當時戲曲界一位資深的「票友」,所以他也將自己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放在身邊觸手可及的戲曲上,致力於開拓一種全新的人物畫題材。

  關良的寫意戲曲人物畫扛起了20世紀中國人物畫壇一面獨特的大旗,且行且探,且探且行。他沒有像徐悲鴻那樣提倡現實主義喊出「改良中國畫」的豪言壯語,也沒像黃賓虹那般獨孤求敗式的筆墨錘煉。他所有的只是一顆不停跳動的心,一個不向世俗潮流屈服的靈魂。20世紀的中國畫壇也正是因為有了關良的存在,人物畫的面貌才會多了一種面貌,多了一種特質。特約撰稿方翔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