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明生
一如預料,人民銀行周日宣布降息,今年以來已經分別兩次降息降準。
貸息明減 存息實加
首先必須釐清,所謂減息其實僅指貸款方面,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了0.25個百分點至5.1厘;存款方面,雖然也見同步調低0.25厘,可是金融機構利率浮動區間則由1.3倍擴大至1.5倍,也就是說,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雖從此前的2.5厘,變為基準訂於2.25厘,但浮動上限卻由放大1.3倍後的3.25厘,上調至放大1.5倍後的3.375厘,較前增加了0.125厘或1/8厘。綜合來說,貸息的確是減了,但存息上限卻其實加了——在銀根偏緊的前提下,金融機構為了競逐存款,從而可以多做生意,存息很有可能貼近上限,所以實際存息不減反加絕對可以預期,即使這會影響到銀行淨息差。
防範走資 捍衛信心
為何人行採取不對稱的利率調整?促進利率市場化、擴大自主開放空間,固然有利內地金融體系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避免走資潮愈演愈烈,相信也是背後主因之一。事實上,就連中央官員亦已直言不諱,內地現正面臨走資潮。查人民幣匯率,去年底今年初便出現明顯下行趨勢,兌美元的累計降幅最多達2.7%,直至3月中才見反彈,之後一直企穩於6.2水平,不升不降。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出現先低、後彈、再持平的勢態?不妨看看外匯儲備的同步變化。外管局資料顯示,自去年8月開始,中國的外匯儲備便拾級而下,至今年3月累積減少近2400億美元,單計3月份更銳減約700億美元——正巧,同期人民幣匯率出現反彈。只要明白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儲備的關係,便能了解箇中所見現象;同一道理,有鑒3月以後的人民幣匯率表現,可以預期之後的外匯儲備水平將會進一步下降。近日,由美國政府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均不再指控中國政府操控匯率,綜合以上數據考慮之後,背後原因實在清晰不過。所以,為了防範走資加劇、人民幣匯率掉頭走低、以至外匯儲備持續減少、並最終動搖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人行採取措施好讓實際存息可望不減反加,無疑有助穩定金融體系及整體經濟。而當然,代價則是金融機構要犧牲一點息差了;但兩相權衡之下,宏觀而言絕對利多於弊、也是有利一眾小存戶的合理合情之舉。
幣策由上而下 事倍功半
而在通縮風險不斷加深,最新CPI僅僅按年增加1.5%,按月更加出現收縮0.2%的前提下,人行調低貸款利率也是適切之舉,亦為實現全年3%通脹目標的必然措施。站在貨幣政策層面來說,這是絕對不用懷疑和不容否定的,綜合今年來分別兩度降息降準亦然,利率合該跟隨通脹聯動。然而,實際作用而言,成效則恐事倍功半。證諸近半年的通脹表現可見,即使人行三番四次放寬幣策,可是CPI依然在低水平徘徊,沒有任何見底回升的跡象,按月比較且還連續兩個月出現通縮,至於PPI也是呈現愈縮愈多的趨勢,寬鬆幣策顯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長此下去,也恐怕無法達到全年3%通脹目標。
可能原因之一,乃是資金並無流入實體經濟,所以貨幣供應增加未能有效推高通脹。當然這實乃老生常談,惟這卻同時說明,有關問題一直未有完善解決。貨幣政策基本屬於「由上而下」,即是先由金融機構放水,再透過企業融資取得,最後才流入民間。然而,在中國內地,有關過程顯然並不暢順,例如新增資金會由個別機構壟斷、甚而由個別人士壟斷,再加上種種因素,這些機構或人士可能將錢囤積起來,沒有或不敢拿來作為一般消費,即使進行消費所涉範疇也極之狹窄,未必令宏觀經濟受惠,最壞情況或者是乾脆將錢匯出其他海外地方,所以真真正正流入市場及民間的資金恐怕少之又少,更何況,走資潮的出現還等同於一面放水、一面漏水。凡此種種,均導致增加貨幣的舉措都恍如泥牛入海一般,這便解釋了累次降息降準之後內地通脹仍然處於如此低水平的原因。
財策由下而上 刺激內需
透過財政政策「由下而上」,則相信更能刺激通脹和經濟向上。以香港為例,大量熱錢先後流入樓市股市,固然是推高通脹的重要原因,但是特區政府推出系列利民紓困措施,包括增加各類教育、醫療、福利等投放,特別是最低工資的生效和持續加薪,無疑推動了整體通脹向上,由高檔次和資產性價格、到反映普羅市民生活的甲類消費物價都見上升,當中並以後者升幅最為顯著。至於美國,美聯儲在穩定了金融業和金融市場後,便推出了量寬措施QE即出資購買美國國債,其直接受惠對象就是美國政府,這條強力水喉無疑大大紓緩了緊縮開支的壓力,因而可以透過各類公共投放將錢流入民間,並最終成為金融海嘯後反彈步伐最佳的經濟體系之一。反觀歐洲,金融業既無法擺脫去槓桿化陰霾,QE又遲遲沒有出臺,導致區內政府不得不嚴厲地緊縮開支,以致根本沒有多少資金流入市場,故此得到衰退兼通縮的下場絕對可以預期。
中國內地其實也有採用財政辦法,所指的是「四萬億」投資計劃,這相當程度發揮了「由下而上」的功能,畢竟所涉工程需要大量工人,因而資金便易流入工人口袋,繼而再透過其消費流入實體經濟。可是,過程之中亦帶來了產能過剩問題,意味著有關投資暫時僅僅帶來一次性的功效,當中好一部分並無帶來持續性的經濟貢獻。情況就如一間工廠,投放了資源擴建廠房,本來應該要聘請新一批員工進駐工作、投入生產,可是受累需求不足、沒有訂單,這個廠房最終竟然遭到閒置。現在市場所面對的困境,正正是內外部需求同樣不足,觀乎PPI跌勢一直未止就是供過於求的最佳反映。當然,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需求或遲或早都會逐步增加,有關過剩產能總會消化過來;可是,有關消化期愈長,則意味這些固定資產投資的折舊愈大,箇中的維修保養無疑是種浪費,更莫說涉及到的現金流及融資償還問題,「先花未來錢」的前提是這些錢要在此期間賺夠甚至賺逾利息開支。事實上,現在中國內地最最缺乏的,根本不是供應而是需求。
將資源直接投放民眾
說到底,與其側重「由上而下」的事倍功半的措施,新增資金相當程度沒有流入市場及民間,不如更多採取「由下而上」的財政政策,包括直接將資源投放到民眾身上,相信更有利於實實在在地刺激需求,也有助消化上述所提的過剩產能問題。正如一間工廠要想刺激本身銷量的話,方法之一可以是刺激員工購買本身產品,資金便易回籠過來並且用來再投資及再招聘。除此以外,當內部需求增加,自然亦易吸引外資前來,從而紓緩當前的走資問題。5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增加公共支出,當中並提出多項具體措施等,絕對是方向正確的思維,有關方面好應繼續循此加大投放力度。
至於近期的股市狂潮,無疑有效透過財富效應刺激內需,不少股民都賺得盆滿缽滿,但這種「瘋牛」市況肯定並不健康,也難以持續,特別是雙融比率異常高,倘若泡沫風險不斷增大,最終可能反過來損及股民、損及內需,甚至會觸發其他資產泡沫爆破,為整體經濟帶來重大風險。事實上,這種虛火本來高度危險,並易玩火自焚。近期有關方面已作系列調整,包括收緊雙融上限,以及開放更多新股上市吸走市場過多資金,都可以紓緩股市的泡沫風險。
內地減息是否有用?答案是肯定的。不過,其他政策工具似乎更能發揮到穩經濟、穩通脹、調結構、惠民生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