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在壯族支系偏人中流傳,天琴原為天婆(巫婆)為人禳災治病時所用,后來,這種巫術性質的彈琴歌舞演變為群眾性的娛樂活動,但仍稱唱天、彈天、跳天,所用樂器便稱天琴。
天琴由琴筒、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琴身全長95厘米-115厘米。傳統天琴長約120厘米。琴頭雕成鳳形、帥印、太陽或月亮形,左右各置一木制弦軸。現代天琴,琴桿長90厘米、呈半圓柱狀,桿身無飾。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天琴被視為神聖之物,只有天婆在「跳天」時才能使用。「跳天」最初是偏人的一種僻異的迷信表演形式,由一位叫作「天婆」的婦女,身穿長裙,頭戴珠絨帽,手持天琴邊彈、邊唱、邊舞。她自稱是天上的仙姑下凡來到人間玩樂、解難和降福。天婆的天琴被看作是天上神物,平時是不準動的,要用時也得先敬了香之后,才能取下彈奏。
形制獨特,天琴的外形、構造和用料均獨具特色,琴筒與板胡相似,琴頭正窄側寬,琴桿既細又長。尤為特殊之處,是琴頭、琴桿用三節木料相接而成,未用一枚釘,未涂一點膠。這種樂器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哪個民族、哪個地區有與之相同的樂器,可謂是樂器史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