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末是皮影表演時的輔助工作,包括車馬船、動物、兵器等。
【香港商報網訊】4月28日,由深圳博物館、大連現代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燈影的魅力——大連現代博物館藏遼南皮影藝術展」在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開幕。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到8月2日。據大連現代博物館陳列研究部主任于孝東介紹,此次展覽共展出30個燈箱,311件皮影,可謂題材豐富,琳瑯滿目。讓廣大觀眾了解遼南皮影,展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于孝東表示,皮影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進行得不是很樂觀,希望通過展示遼南皮影這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使觀眾特別是年輕一代更多地了解皮影戲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進而在重視和熱愛皮影的基礎上,推動這一古老民間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香港商報記者朱求真
于孝東告訴記者,皮影戲,古稱「影戲」或「燈影戲」,又稱驢皮影,是傀儡戲的一種,始於戰國,興於漢朝,盛於宋代,元朝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是以獸皮刻成人物、動物及場景等剪影,通過藝人操作、配以說唱器樂,以燈光映襯於隔亮布上的投影來表達劇情的戲曲形式。作為遼南皮影戲重要代表的復州皮影戲經國務院批準,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成為大連唯一躋身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2014年,復州皮影戲又被列入聯合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早期風格近乎誦經
據于孝東介紹,遼南皮影戲是中國北方皮影戲的重要分支,明朝萬歷年間由來自陝西戍邊的官兵傳入。清朝嘉慶年間,河北灤州皮影藝人進入東北,皮影戲開始活躍繁榮起來,慢慢形成了遼南皮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造型藝術、表演技巧、唱詞唱腔、傳統劇目創作等方面都別具特色。幾百年來,遼南皮影戲藝人以「三尺生綃作戲臺」,「一口述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等傳統藝術表演形式,娛樂了民眾,繁榮了文化,也對民間美術、音樂、舞蹈、說唱等的傳承做出了貢獻。
于孝東告訴記者,從明末初創至清中晚期鼎盛之時,遼南皮影戲在長期的表演實踐過程中,基本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體系。于孝東說,早期的遼南皮影音樂及唱腔風格近乎誦經。這一時期的遼南皮影戲既無影卷,也無文場的器樂伴奏,只是以寺廟里常用的如木魚、鈸、撞鐘、磬等法器為樂器敲打簡單的節奏,演唱時極似和尚誦經。這種演唱風格的形成與舊時皮影藝人大都是佛教信徒有著緊密的聯繫。皮影戲班稱觀音菩薩為祖師,每到一處演出,必先在下榻之所的正堂供奉觀音菩薩的牌位,上書「供奉聖宗古佛之位」,左右分書「善才、龍女」。香案及牌位擺設完畢之后,全體演職人員無一例外,都要一同跪拜於香案前,三揖三拜,并焚香5支,觀音菩薩3支,善才、龍女各1支。在皮影戲的演出過程中,若恰逢劇中帶有觀音菩薩的橋段,當其形象出現於影窗之時,全體藝人都要脫帽肅立,以表達對「祖師」的敬畏之情。逢每年農歷二月二十九觀音菩薩的誕辰,皮影藝人們更是要吃齋念佛,以示虔誠。
歷經百年終成經典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遼南皮影戲在演出形式、演唱方式、伴奏樂器、詞格、唱腔、曲牌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模式。于孝東介紹,遼南皮影戲的演出形式比較簡單,將一塊長7尺左右、寬3尺左右的白布於高臺支起,便可作為影窗。皮影藝人們在影窗后面演唱的同時,操縱影人活動於影窗之上。一臺皮影戲需要6至8人便可演出,其中分4大項「拉」「打」「拿」「貼」。「拉」是主弦(四胡)的演奏者;「打」則是司鼓;「拿」是上影,即影人的主要操縱者,也兼顧「挑影」(演出前準備人物及道具)的工作;「貼」是下影,為「拿」做輔助表演。演出過程中,參演人員分兩排坐於影窗后,除四胡演奏者之外,其餘人員都要分擔角色參與演唱。
于孝東說,由於皮影戲的影人本身不可能有面部表情的變化,加之操影者除了操縱影人的動作外,也沒有其他的形體動作,所以,皮影戲在表演方面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演唱在皮影戲的表現手段中的作用就顯得尤為突出。遼南皮影戲中的各色人物,根據性別、年齡、性格等因素,可劃分為生、旦、凈、髯、丑等行當。這些行當的演唱方式各有特點:小生的演唱要柔韌,武生的演唱要剛健,旦角的演唱整體上要求纖細而柔和,但各種旦角間也有差異。凈的演唱要寬闊宏亮、粗壯渾厚。丑的演唱則要運用勾、挑、滑等方法,以達到詼諧、幽默、諷刺的效果。
于孝東表示,目前,皮影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進行得不是很樂觀,雖然保存下來的能表演的劇目有200多個,但是從事皮影表演、制作的人很少。深圳博物館致力於對優秀傳統民間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弘揚。此次與大連現代博物館聯合推出的《燈影的魅力——大連現代博物館藏遼南皮影藝術展》,旨在通過展示遼南皮影這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使觀眾特別是年輕的一代更多地了解皮影戲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并借此推動這一古老民間傳統藝術的傳承和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