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界專刊 > 新風物

新田東山古廟重修開光

2015-02-05
來源:香港商報

  眾人于東山古廟門前舉行揭牌儀式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周駿報道:香港多元文化體現在仍然保留着中西歷史建築,歐陸建築分布港島,中國傳統建築特別是明清寺廟在新界鄉村隨處可見。元朗區的新田「東山古廟」,始建於明朝年間而被政府列入「三級歷史建築」,由於年久失修,白蟻侵蝕龍骨木樑,逢雨必漏水,村民自籌800餘萬於去年中重修,本年1月29日(農曆初十)舉行落成重光大典,當日重修委員會特設142圍盆菜邀請各鄉嘉賓、旅歐僑民及捐款善信同慶。

  前年遇颱風吹襲木樑塌下

  東山古廟(天后廟)座落於新界元朗新田的永平村口,鄰近青山公路(新田段)。長輩村民稱該廟建於明朝年間,清朝年間曾有兩次重修,1970年則是最後重修。該古廟仍然以嶺南派建築「四水歸堂」格局,三進式設計,入門後見天井,特為採光、通風及香火散發而設,物料選用花崗岩,屋頂選用木骨架,因古廟風格而被政府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然而,古廟已有45年未有大維修,白蟻侵蝕了龍骨木樑,前年遭遇颱風「天兔」吹襲時,有木樑塌下,雖未造成人命傷亡,為防再有意外,村民將天后娘娘移駕至廟外於搭建的臨時神壇供奉,至此,村民自籌經費於去年中重修古廟。

  文志雙感謝各地鄉僑響應

  新田鄉事委員會主席暨東山古廟宇重修委員會副主席文志雙表示,作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村民原本可以向政府申請重修資助金,惟資助金附帶條件太多,故村民寧願自籌經費重修,截至去年中開工前,籌得經費800餘萬元,其中,東山古廟重修發起人文招泰、文風石和他本人率先捐出100萬元,其他鄉紳、旅英、德及荷蘭鄉親及村民紛紛響應,大功告成。

  族長文華生與各村長主禮

  當日在永平村口窄小路旁矗立數塊5米高的金幡,十分醒目,步入東山古廟前廣場,大香爐香煙繚繞,正前方新簇的建築,其屋瓦、石門、灰牆、泥塑雕飾清晰可見,一掃昔日廢舊景象。甫入廟內光線充足,神位可見天后娘娘金像。上午10時,古廟落成重光大典正式開始,鄉中族長文華生與各個村長、村民,在道教賴師父帶領下入廟,在神位向天后娘娘報古廟重光,願天后娘娘保祐新田鄉風調雨順,各善信身體健康、心想事成,眾人齊齊三叩拜酬謝神靈後,眾人移步門前舉行揭牌儀式,又於內堂見證龍龜功德碑揭牌儀式,最後,再步出廟宇大堂進行開光儀式,炮竹聲震天響,醒獅麒麟隊隨即入廟進行出殺及旺火儀式,廟外則是鑼鼓喧天,觀者百餘人。

  各鄉嘉賓僑民享盆菜大餐

  儀式之後,各鄉嘉賓、旅歐僑民及捐款善信在惇裕學校籃球場享用盆菜大餐,而前來慶祝的各鄉村民則在廟前享用燒豬肉。盆菜宴席間,記者遇見89歲的新田鄉族長、文氏第21代傳人文華生,他憶述,在洲頭村出生長大,父輩種稻、花生及番薯為生,他於1960年初去了英國打工做餐飲,育有7個仔女,13個孫女,全都在英國,他自己於1997年時告老還鄉住回洲頭村,細女的兒子在兩年前則專程由英國返港照顧他,現時,還能走動很知足。

  桌間遇上新田「何鴻燊」

  與族長同桌、同村人稱「何鴻燊」的文錦年,長相、身高及形態確似澳門首富何鴻燊。今年71歲的文錦年一開口便向記者背誦文天祥「正氣歌」,其詩共有60句、每句5個字,共300字,文錦年誦讀時一氣呵成,面不變色,字字清晰。他表示,小學對文天祥獄中受苦卻寫下「正氣歌」敬佩且有興趣誦讀,1997年從英國返鄉後,對其詩記憶猶新,他指文天祥是愛國英雄,對己為文氏一員為榮。

  同桌仁壽圍村原居民、旅居荷蘭的文應全表示,新田有一半村民曾往國外英、德及荷蘭發展,因此新田可以算得上「僑鄉」了,50、60年代去英國很容易辦簽證,他於1958年去英國,讀書不成便做餐飲,1997年回港。在英國家族後代逢清明拜山、春節返港過年,東山古廟凝聚鄉情、親情之地,對古廟重修很滿意。

[責任編輯:蔣璐]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