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4

陜西打造智慧博物館

2015-01-20
来源:陜西新聞網

  西部網訊(記者 敬澤昊) 在未來的某一天,當你走進博物館,不再隔著玻璃觀賞著某件文物,而是面對著數字化虛擬出來的整個古代世界。在古代文明浩瀚的海洋中,有一葉屬于你的扁舟,根據你的知識結構、興趣愛好而設計的觀賞路線,引導著你駛向彼岸……

  1月18日,2015年第二期的《歷博講壇》上,主辦方陜西歷史博物館請來了天津大學兩位從事信息化研究的教授孫濟洲和張加萬,將時下流行的詞——“智慧XX” 和“大數據”,與傳統的博物館結合在一起,一方面描繪著前文所說的博物館未來發展藍圖,一方面則講述著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將夢想一點一點變為現實。

  自從2008年“智慧地球”被首次提出,“智慧XX”的概念便得到迅速的擴展——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家庭……當然也包括智慧博物館。

  何謂“智慧博物館”?孫濟洲用了四個詞語來概括:“知識淵博”——有一套完整的關于文物藏品的知識體系;“善解人意”——根據不同人群的需要提供相應的知識服務;“擅長表達”——巧妙、適當的使用各種先進的展陳手段;同時博物館自身要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體系,即所謂的“精明干練”。

  不過孫濟洲描繪的智慧博物館藍圖,要成為現實,還必須依賴大數據的支持。這是一個比“智慧XX”更加流行的詞語,同時也是張加萬的研究領域。

  在張加萬看來,博物館有著得天獨厚獲取大數據的途徑,比如官方網站,比如問卷調查,再比如現場監控……只是“大數據”最大的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

  哪些文物最受觀眾歡迎?根據游客的參觀時常,以及社交工具和調查問卷的留言內容,博物館工作人員便可以對文物展陳做出調整,關注度最高的理應占據最佳的位置。在張加萬眼中,這只是“大數據”的牛刀小試,更復雜的是從海量的游客信息中,因人而異的提供相關服務——喜歡漢朝,就多提供這個朝代的內容;是專業人士,就增加游覽的深度。

  當然,這些都需要時間,不是一蹴而就的。

  同時,也有好消息,就在幾個月前,陜西的十家博物館剛剛成為國家科技惠民計劃——《博物館公共安全管理與服務物聯網技術集成應用示范》的示范實施單位。這十家博物館計劃通過智慧化建設,形成不同規模和要求的標準配置,并逐步形成面向全省乃至全國的推廣模式。

  千里之行的第一步,顯然已經邁了出去。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