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泉州12月30日電 (廖靜)記者30日從福建泉州檔案館獲悉,該館內首設、藏有3214封僑批原件的閩南僑批展覽館,12月起免費向公眾開放。
閩南語稱信為“批”,“僑批”指近代東南亞華僑華人(主要來自福建、廣東)通過民間渠道以及后來的金融郵政機構寄回國內的家書及匯款的憑證,是一種“信款合一”的家書。
“這個展廳將長期邀請學生前來學習、參觀。”泉州檔案館館長夏麗清告訴記者,設置此館的初衷,就是讓更多不了解僑批的人,走近僑批。該館目前展出了40封僑批原件,并將定期更換,展現閩南地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華僑漂洋過海的真實歷史。
據悉,最早的僑批文獻是一封1885年的華人賣身契,而最晚的則是1995年一封話家常的信。盡管跨越百年,但都折射了海外華人華僑漂洋過海的辛酸歷史。
泉州華僑歷史學會學者劉伯孶已研究僑批多年,他對僑批館的成功開設感慨良多。“僑批如果僅僅是幾個研究者知曉,那就失去它的意義了。僑批本來就來自民間,它最終在民間廣為流傳,也算實現它的‘現代意義’了。”
泉州師范學院研究員林淑儀參觀僑批館后表示,“僑批是會說話的‘活化石’,閱讀一封僑批就像走進一個人的真實生活,同時可以還原當年生活的一個小年代。”
作為中國著名僑鄉,祖籍泉州的海外華僑華人共有750多萬。研究閩南僑批,對于身處泉州的林淑儀而言,就像在閱讀一本祖先的“百科全書”,其中蘊含的金融、民俗、建筑、藝術等都是學問。
2013年6月,包括福建(閩南)僑批和廣東僑批在內的僑批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泉州市檔案館保管利用科科長林敏紅介紹,泉州市檔案館已采訪了4位80多歲的僑批研究學者,建立口述僑批歷史影像224分鐘,口述歷史錄音151分鐘,初步建立了僑批口述歷史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