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國外媒體報道,大約1.5億年前,這只劍龍在美國懷俄明州一帶的遠古亞熱帶森林里緩慢前行,時刻準備用它那帶刺的尾巴重擊任何膽敢擋住它去路的食肉動物。劍龍索菲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安了新家,它幾乎占據了整個地球廳。
香港商報網訊:劍龍索菲已經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安了新家。它85%的骨架保存完好,它是世界上可辨識的恐龍樣本中最完整的一個。
索菲體長18英尺(5.6米),高9.5英尺(2.9米),與最大的劍龍相比,索菲相對較小,因為這種恐龍最大可達29英尺(9米)。該圖顯示的是一頭劍龍的藝術概念圖。
對該博物館的游客來說,索菲的顱骨是用復制品替代的一些身體組成部分中的一個。真正的顱骨很容易受損,它由50塊微小的骨頭組成,它將會被保存在密閉環境下,供科學家研究單個骨塊。
事實上,盡管該博物館科學家并不清楚這頭劍龍的性別,但是這副化石骨架已經根據一位對沖基金經理的女兒的名字,被非正式地命名為索菲,這位對沖基金經理捐贈數目不詳的資金,使得這次收購計劃才有可能變成現實。
這個樣本在1.5億年前死亡時,還是一頭剛剛成年不久的劍龍。2003年,古生物學家鮑勃·西蒙在懷俄明州紅峽谷牧場發現它的360塊化石骨骼。該圖顯示的是在進行公開展覽前,它們被擺放在地面上,準備進行組裝。
科學家已經對索菲的很多骨骼進行了激光掃描,并進行CT掃描,生成電腦模型,用來測試不同骨骼的強度,評估它的體重。
巴雷特繼續說,研究人員還將重建這種恐龍的后腿和臀部模型,用來決定它是如何行走的。他說:“我們認為,劍龍是借助4條腿緩慢向前移動的。這是一種體格相當健壯的恐龍。”
科學家希望查明這種恐龍的骨板有什么用途。與之相關的理論包括:用來戰斗的盔甲,以及讓它們看起來顯得更龐大的一種被動防御手段,用來嚇跑食肉動物。
帶刺的尾巴是劍龍的基本特征,科學家明白,這種恐龍把尾巴當作一種強大的武器。巴雷特說:“一個異龍樣本上有孔狀傷口,這與劍龍尾部的刺狀物的頂端相吻合。”
這副骨架85%都是真的(如上圖),用復制品替代的部分包括:微小的腳趾骨和掌骨,以及一塊骨板,而且展覽期間顱骨也將采用復制品。
科學家認為,進食時間可能占據了劍龍的大部分時間。與身體相比,劍龍的頭非常小,內含一個橘子大小的腦。這些微小的上下頜可能需要一直不停地吃東西,才能使劍龍攝入足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