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官方的“小升初”統一招生考試已經被取消12年,以給孩子“減負”的名義。12年後,一場由當地家長發起的民間“小升初”聯考卻悄然冒了出來。
10月6日晚上,國慶假期尚未結束,武漢三鎮的3500多名剛升入小學畢業年級的學生,陸續走進市內35個考點,參加了一場 “語數外”三科大聯考。“沒有官方組織,但是井然有序。”家長“巡考員”劉東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的女兒就坐在由他巡考的中南路一家教育機構的考場裡快速答題。
家長自發組織聯考的消息迅速成為輿論焦點。有些評論者覺得這是一場“荒唐的鬧劇”,太過黑色幽默;也有人稱這次聯考完全是“優秀生”家長們的“自娛自樂”;還有學者認為,參加這樣的民間聯考,和參加奧賽一樣,“不過是小升初漩渦中家長們的自救方式而已”。
但在武漢當地,這場新穎的聯考的確獲得了不少家長的支持。而最普遍的想法,往往來自像劉東這樣面臨“小升初”擇校壓力的家長,“目前還派不上用途,但不排除將來會成為小升初的敲門磚咧”。
武漢市教育局負責義務教育工作的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潑來一盆冷水:“武漢市不允許舉辦任何形式的‘小升初’招生考試。”
家長們似乎對此不以為然。私下裡,一位元參與組織聯考的家長自信滿滿地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公開場合,學校肯定說不參考這次成績,但真正招生選拔的時候,十有八九是有用的。”
每個考點有一名家長巡考員,就像高考時教育部門派出的巡視組
劉東掛著巡考胸牌,在中南路一個有7個考場、近200名學生參加考試的考點來回巡視。考點外等候著送孩子來考試的父母。
這位年輕的父親不時提醒孩子們如何規範填塗答題卡,還拍攝考場照片發到QQ群或論壇上,以告訴外面的父母考場內的情況。“可能因為長假出遊吧,有幾個孩子缺考了。”劉東說,“所以座位安排的稀稀拉拉,整個考場很安靜。”
就在離劉東不遠處,家長李芬正在另外一家教育機構中巡考。每個考點有一名家長巡考員,“就像高考時教育部門派出的巡視組”。
除了是參加考場巡視的家長志願者,李芬也是這場大規模“民間聯考”的發起人和策劃者之一。她所在的武漢“小升初”家長QQ群裡,討論得最多的,是各種賽事的準備,以及“小升初”的擇校經驗。
“很多家長都想組織一次考試,來摸摸孩子們的底。”李芬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李芬的女兒就讀于武漢小學,今年9月剛剛升入小學六年級。
“李芬們”的想法在QQ群裡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事實上,武漢取消小升初統考以來,每年這個時候就會有不少家長進行這樣的呼籲。”武漢教育資訊類網站、家長100論壇的負責人褚光宇告訴記者。
今年9月初,包括李芬在內,常在論壇上逛的一些家長代表找到了褚光宇,他們商議,由網站出面作為考試的承辦方,來組織這樣一場“民間聯考”。
“第一次聽到‘民間聯考’的想法,覺得很有創意,對我們和各家培訓機構,也是一次宣傳機會。” 褚光宇在接受一家媒體採訪時坦率地表示。
他們立即召集武漢9家較大型的教育培訓機構的負責人開了個會,共同制定考試規則。昔日相互競爭甚至矛盾重重的培訓機構在會上達成了一致意見,聯考結束後,任何一家機構不能拿這次成績出來炒作。論壇還專門請了3位老師作為命題人,分別完成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命題工作。9月中旬,發起聯考的家長們將招考資訊,通過各家培訓機構的管道對外發佈。“學生報名沒有門檻,只要身份真實就可以。”褚光宇向記者介紹說。不止于此,為了方便考生,各家培訓機構還免費提供考場和監考老師,遍佈武漢三鎮共計35個考點。
由於是“免費”參考,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吸引來了超過5000名報名考生。一開始劉東還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特地給培訓機構打電話詢問情況,才知只要報名就能領取准考證,“比參加奧數成本低多了”。
10月6日當天,有1000多人報了名但沒有參加考試,一些家長猜測“主要是國慶長假期間出遊了”。即便如此,3500人的規模,依然讓李芬等發起聯考的家長感到驚訝。“有一些成就感”,她頓了一下說,“另一方面也覺得‘小升初’的壓力更大了。”
相當多的六年級學生家長,為了讓孩子能上一個重點初中,也是蠻拼的
三科考試一同進行,持續兩個小時。考場上來回走動的劉東,不時看一眼自己的女兒。他的孩子答題比其他同學要快一些。
劉東心裡暗想,自己當初送孩子去上培優班,看來還是管用的,“儘管過去的兩年裡,孩子並沒有拿到一個奧賽獎項”。
從四年級開始,劉東的女兒就開始頻繁進出各種教育培訓機構的培優班,“什麼‘走名初’(走向名校初中班)、‘外沖班’(專門複習考試衝刺武漢外國語學校)、明星班等”。“我孩子參加的還不算多的。”劉東介紹,大多數家長從孩子三年級就開始往培優班裡送了。
在呼籲給中小學生“減負”的大背景下,武漢市小升初原則上是根據畢業生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但現實中,相當多的六年級學生家長,為了讓孩子能上一個重點初中,“也是蠻拼的”。
據對武漢市“小升初”市場頗有研究的褚光宇介紹,這些家長爭上的往往是由公立重點初中所辦的民辦初中,相比于完全遵循就近入學原則招生的公立初中,它們往往擁有一定的自主招生權,“再加上這些民辦初中教學品質並不遜色於本部,因此成為學生及家長競相爭取的目標。”
雖然武漢市教育局禁止這些民辦初中組織任何形式的筆試、面試或任何變相形式的考試、考核選拔新生。“但是這樣的政策規定,有著較大的彈性空間。”每年希望孩子入讀這些重點民辦初中的學生家長們,經常會在QQ群、論壇上講述擇校經驗,以及哪些奧賽成績為一些初中所看重。
武漢小升初取消招生考試後,一些機構組織的奧賽變得越來越多。“在武漢,僅數學奧賽就有9種。”褚光宇介紹說。
據多位元家長向記者估計,培優班已經成為武漢市各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的“必修課”,所占比例高達90%以上。兩年前,劉東在家長群裡受到感染,送孩子去了培優班。他甚至覺得這是他不得不作出的一個選擇,因為女兒身邊的孩子都在上培優班,週末都找不到孩子一起玩,“到了四五年級不培優,就變成了異類”。
“算是隨波逐流吧。”劉東苦笑,之後又重重地強調道,“我本想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
2011年,武漢的熊女士在家長100論壇上發帖《女兒小升初,我被逼成“變態娘”》,激烈控訴“變態的教育”,曾引起廣泛關注。
她向記者回憶當初女兒上培優班的情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卻捨得拿大把大把的鈔票送給培優機構;孩子上學我們工作,孩子培優我們作陪,節假日不屬於孩子也不屬於家長;眼睛盯著的是考試成績,耳朵聽的是各路有關教育的小道消息,鼻子還要靈敏嗅出暗流湧動的培優市場孰優孰劣,口口談論的也都是奧數呀培優呀……
她甚至認為對女兒來講,“愛她就是害她,心疼她就是狠心”。熊女士的老公對此無法接受,憤然喝道:“變態!你們這是變態!”
可是,各種奧賽大多只考察學生的數學成績,公平性也常受質疑,這也是以劉東、李芬為代表的“小升初”學生家長籌畫民間“聯考”的初衷之一。
明年再搞一次,辦得再規範些,看有沒有機會
劉東的女兒正在做的三套試卷,以選擇題為主。交卷後,孩子們討論說數學簡單,語文和英語難點,可對於有些偏科的劉東女兒來講,恰恰相反。
正因為如此,參加了幾個奧賽一無斬獲的小姑娘,居然在此次聯考成績出來後,登上了前200名的榜單。這個成績讓一直希望女兒能沖上重點民辦初中的劉東非常高興,“通過這次聯考,對女兒也多了點信心。”
對於這個聯考排名,武漢部分重點民辦高中通過媒體回應道:“自主招生不會參考任何考試成績。”
李芬和劉東等家長倒不著急。他們告訴記者,“這次聯考離擇校季還遠,主要想看看孩子在武漢市的排名。”至於將來學校參考不參考,一些受訪家長倒是持樂觀態度, “學校對外都會說不參考的,連奧賽成績也不參考,事實可不是這樣子。”
3500多名小學畢業生不算少數,但是它只占武漢市全市2015屆小學畢業生的5%(全市約6萬人)。比起明年三四月即將參加各種奧數比賽的三四萬小學生來講,也是小巫見大巫。
據褚光宇介紹,每年差不多6萬名小學畢業生中,熱衷擇校的大概有1萬人,參加培優班的一半以上是為擇校作準備。
武漢市在取消“小升初”統一考試之後,曾推出“初中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計畫投入數億元對全市初中進行標準化建設,以緩解小升初擇校熱的難題。
可是8年過去了,武漢培優市場依然火爆。據瞭解,個別培訓機構的學生多達上千人,比有的小學全校人都多。
往年,武漢市外國語學校還可以組織“小升初”統考,考試人數多達8000人,可是今年也被取消了。“之前還可以參加外校的考試,今年本以為只能通過考奧賽擇校了。”劉東說。
熊女士告訴記者,曾經一些培訓機構也會“偷偷摸摸地組織考試”,不敢對外公佈,“那種考試很多是重點民辦初中委託培訓機構組織的,以便擇優選拔學生”。
在武漢“民間聯考”結果公佈之後,記者看到在家長100論壇上,以贊同者居多。“我大概統計了下,差不多有95%。”褚光宇說。
褚光宇也承認,質疑聲依然存在,曾有批評者認為在給孩子減負的大背景下,搞這樣一個聯考有些荒誕,“但大多數家長不這麼覺得。”他感慨道,“在教育資源不均的情況下,只要 ‘高考指揮棒’不變,家長們就只能靠這些來‘自救’。”
事實上,類似的民間聯考並非武漢首創。早在2011年,廣州民辦學校就曾舉行過“公開聯考”,遭到教育學者熊丙奇炮轟:“小升初民校聯考明顯違背義務教育法,就是公開違法!”他指出,“考試在全國各地都存在,只不過廣州是大張旗鼓地聯考,其他地方的考試是‘沒有公開的公開’。”
2014年廣州小升初大聯盟聯考被取消。去年,上海民校小升初聯考也被叫停。而鄭州等地的聯考依然如火如荼。
對此,熊丙奇在給記者發來的資訊中寫道:“家長的這種做法,反映出家長對民辦學校招生實行統一測試的呼聲,這需要教育部門引起重視,不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只在禁考定上做文章,會弄出更多亂象。”
到現在為止,武漢第一次民間“聯考”仍舊沒有得到教育部門和初中的認可,但顯然,這些並沒有打擊到家長們的信心,一位元組織者私下裡對記者說,“明年再搞一次,辦得再規範些,看有沒有機會。”(應要求,文中出現的家長及教育論壇負責人均為化名)